学校是教育的基本单位,办好学校是办好教育的基本前提。如何办好学校?对于这个问题不同的人,不同的学校会有不同的回答。结合本人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在全国各地学校的实地调查,以及这些年来地方教育史志研究工作的切身感受,运用集成人学的视野做些分析探讨,为学校发展提供一种思考问题的方式,也为校史的研究提供一种思路。
一、学校发展的“没文化”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的教育事业数量和范围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教育中的问题不少,质量稀释了,缺少精神,缺少志向,缺少某些价值,缺少信念,缺少品质,缺少杰出人才。作为学校发展的智慧源泉的中华五千年历史文化和教育的精神财富没有充分发挥作用。这一问题在我长期调查之后觉得它们可归结为一个问题,即学校没有文化的问题。
(一)学校发展“没文化”的几点表现
学校原本是学文化的地方,如何会产生没文化的问题呢?这一问题的具体表现主要有:
(1)对本校历史茫然无知。很多教师,甚至多数校长对自己学校的历史了无所知,多数教师认为自己只要将自己的课教好就可以了,多数校长认为前任后任怎么做与自己无关,自己照自己的想法干就行了。于是一所学校就成为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孤立存在,没有文化积淀,也形成不了自己的特色,一所学校的每一任领导都喊着改革创新的口号,几十年下来依然在低层次、低水平上重复打转,这样教育品位就无法得到提升。
(2)对学校“成人”目标的忽视乃至完全放弃。培养人是学校的目标,然而在没有文化的学校里,教师成了教书的,学生成了上课的,校长成了上级任命的官员,相互之间没有形成共同的目标,或这种目标仅仅是到一起打发时光,没有聚焦到如何使学生成长发展为健全和谐的人上,这是较为普遍的一种没文化的表现。
(3)过度追求眼前而忽视长远。因为每学期都要见到考试成绩,都要评比。教师、校长、学生、教育行政部门都看重眼下的结果,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某高中校为了让自己的一位考生打破该校无人上北大的记录,让他报了他不怎么喜爱的北大的一个专业,结果这一记录是打破了,却造成这位学生学习不适,工作难找,终生痛苦。教育是一项后效性较强的工作,必须从学生的长远发展考虑,没有从这方面考虑也是一种“没文化”的表现。
(4)重视事而忽视人。不少人仅仅看到每天要做的事,却看不到那些事对于人来说有什么样的意义,这是不了解学校工作本质属性的表现,甚至有些人说他根本就不想了解它们之间有何意义,这样的学校能指望办得怎么好吗?很难。
(5)重视外在指标而忽视内心成长。外在指标是比较容易看到的,学生的内心成长,教师的内心感受则是较难准确把握的。看重外在的指标是因为要满足功利的需要,忽视内心的成长是因为缺少相应的手段来测量人内心的变化。仅仅依仗技术手段来维持学校运转的学校本身即是缺少文化的学校。
(6)重视学业成绩而忽视志向和理想。志向是在人的成长和发展过程中长期发挥作用的因素,我曾去青海互助县什巴小学,校长刘让贤曾获全国十大师德标兵、五一劳动奖章等一堆荣誉,他就坦言:“不应把考试分数高低,升学率高低作为教育的出发点,更不能以此作为评价学生和学校工作的标准”[1],只将学生当作应试工具,忽视学生志向和理想的学校可以断定是文化部夺得。
(7)追逐时髦而忽视本土。文化是长期积淀的结果,时髦的概念、做法总又不时髦的时候,一味追求时髦不会是有文化的人的表现,而现在大量的学校正式走上了这条道路,众多追求时髦的学校还相互追逐,结果不知道自己的根在哪儿,这也是没文化所导致的。
(8)重视技术而忽视制度、文化。新技术发展确实为教育工作提供了不少方便,然而这些技术被一个没文化的人来利用,或是在一所没有文化的学校里利用,它将产生什么样的结果,这方面已有大量的现实例证,例如将原来的知识灌输由“人灌”变为“机灌”。教育中的技术、制度、文化三者缺一不可,只有三者均衡、适当发挥作用,才能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2]。
(9)重视行政命令而忽视学生成长发展实际需求。学生成长和发展的需求是一所学校最重要的实际情况,忽视这一实际情况就不可能将学校办好。然而由于多种原因,导致忽视学生成长发展实际需求的情况在各地学校普遍存在,这是的学校教育治疗提高失去了最根本的基础。
当然,从不同角度看问题,学校发展中的“没文化”问题还有众多的表现形式,这里不一一赘述。
(二)没有文化的学校能发展好吗?
“没文化”何以成为学校发展的问题呢?难道学校就不能没文化吗?
人是一种文化存在,人是文化动物,教育过程是一种历史文化过程,精神和文化的方式是教育必须采用的方法之一,文化本身是一种教育的力量和方式。
教育是人类文化积淀的产物,学校是人类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重要载体,是教育理念、精神、文化、智慧凝聚为一体的存在方式。一所学校的发展或某个时期某一类学校的发展都有其内在规律,有必要且适当的外部条件,文化是其重要的条件之一。
教育的目的是促进社会既有文化向个体内在文化转变,使个体文化化,并使个体的精神世界与外在的既有文化融为一体,培养完美的人格。
学校文化的作用在于,它是师生在教学中的活动及其与之相关的一系列场景、习俗、规范和准则的总和。学校文化对师生的活动及其个性形成起着陶冶、导向、规范的作用,它体现了一个校园里的人们的生活质量、发展水平和程度的状态。
历史上,中国的书院因文化而兴,因官僚腐败而衰。中国新式学堂兴起以来的学校发展也说明,有特色的历史名校的发展与当地的特色文化直接相关;一旦割断它与某种特定文化的关系,它的生命力也就枯竭。
(三)如何使学校有文化
学生自主学习、教师自主教学与校长自主办学达到一种默契和谐的境界,当这种境界免于受到外界环境条件强暴的冲击时便能保持延续下来,它本身就构成学校文化。
对于一所具体的学校,将校史资料进行全面、深入地挖掘和整理,为后人提供一所学校历史沿革的真实记录,即是为学校立下文化复兴的根基。
在办学实践中,关键在于以本校历史为基础建设好校师生精神家园。它能使本校的办学传统、文化氛围、大师风采、校友事迹鲜活起来,丰富起来,从而营造优良的育人环境,并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激发在校师生的工作和学习热情,从而促进学生的发展。
二、关于学校发展原点
校史保存学校的史料,内涵在学校发展中起关键作用的因素记述,其中包括学校发展中形成的共识,学校的发展定位、战略规划、管理体制、学科建设等一系列重要的可靠的历史依据,其核心部分即是学校发展的原点。
1.学校发展有没有原点
在人类发展的历史上,学校的产生并非自然现象,而是在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才有学校产生,学校产生的社会条件决定着它有原点,它要体现并实现人类社会道德这一阶段出现的一种期盼,因而作为总体存在的学校应该由其原点。
人类要通过学校这种组织形式实现某种目的,说明学校必须符合特定的性质,它必然有特定的使命,这也决定着它有原点。
学校数千年发展的历史也反复证明,脱离其原点的学校就会异化,就不能实现社会所赋予的使命。
对于具体的学校而言,如果孤立的看某一时段的学校,就看不到它的原点,只有将它放在一段历史中,放到特定的社会背景里,才能看清它的原点何在,它的原点是什么。
2.何为教育发展的原点
从教育的基本价值说,育人成才是教育的核心价值,即教育的原点。然而,这个原点受到以下因素干扰而变得模糊:突出政绩;经济中心;文化至上;物质决定论;文牍至上;工具论。于是,违背教育本真,异化教育原旨大量存在,这直接影响到众多的学校脱离自己的原点。
对于教育来说,回归成人即回归教育原点。在整个教育原点模糊的情况下,可能存在极少数学校能保持不脱离其原点;对于多数学校而言,回归原点需要有整体教育回归原点的大环境,在具体自然和社会文化环境中育人即回归学校原点。
3.何为学校发展的原点
对于具体学校而言,学校发展原点是学校时空和价值的起点;学校发展原点是教育发展原点在具体学校的体现。学校发展原点是个性化的起点;学校发展的原点是以具体的人和事为载体的;学校发展的原点需要学校师生的认同才能变得清晰、得到传承。
4.原点与学校发展的关系
为什么要强调回归学校的原点,一是因为没有原点学校就没有工作方向;二是因为原点是学校发展的起点,没有原点就无法积累,就只能低水平重复;三是因为原点是在全体教职员和师生中形成共识的基础,是大家“身份认同”和凝心聚力的基础。
学校的偶然发展可不必顾及原点何在,但要保持持续提升就必须准确定位原点。以保持学校原本的传统精神和风格特色,它是定位和反省并寻求新的发展方向的重要依据。
5.如何寻找学校发展的原点
找到一所学校的原点要通过两条线路:一是理论逻辑;二是历史轨迹。两者缺一不可,仅有理论逻辑难以具体化,仅有历史轨迹只能盲人摸象。因此,准确地内一所学校的原点,能够准确反映其历史原貌和全貌的校史是必不可少的。
历史轨迹一定要以真实为准,必须建立在真实可信的资料基础上,教育部办公厅曾发出通知,要求“本着实事求是、尊重历史、尊重科学的态度对校史加以确定,不能仅凭主观愿望牵强附会进行变更。”建校历史“是一个学术问题,还涉及一定的法律问题和一些政治问题”[3]。但由于多种原因,有的学校出于虚荣的“主观愿望”,或其他因素上延或夸大校史,原本的校史原貌和全貌难得与人相见,这样就很难找到真实的轨迹。
三、学校发展的“返本开新”策略
一所学校要发展,它的历史是必不可少的重要依据。那里面包含着符合那所学校发展的独特的经验、智慧和成长轨迹。
一所学校要永葆其特色鲜明,既要有一以贯之,又要与时俱进;不仅要继承和发扬学校原有的历史文化传统,还必须有新的创造和跨越。众多历史名校兴衰的例证说明,把悠久办学传统和不断创新相结是保持学校持续提升的必要条件。
1.“返本开新”是当前教育遇到的突出问题逼迫出的一条路径
学校品质下滑问题、片面升学问题、教育公平问题,这些教育中的突出问题的解决的现实路径在于依赖以学校为本,创造学校和地区经验。学校怎样才能健康发展,对此不存在对所有学校普适的统一答案,需要从研究各个学校历史出发,找到个性化的答复,以此提升学校教育的品质,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
2.充分运用校史育人是“返本开新”策略的核心
校史中的办学传统、文化氛围、大师风采、校友事迹是每所学校特有的活教材。运用校史营造优良的育人环境,激发在校学生的学习热情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校史育人主要是通过历史积淀的校园文化育人,通过校史中真实、生动、感人的人物和事例育人。通过对校史中的大师、优秀人物的“亲近——认同——羡慕——热爱—— 仿效”等形成培养目标所要求的各种优良品质。
3.校史记载着一所学校的生命“密码”
校史是一所学校发展轨迹的真实记录,是一所学校兴建、发展、壮大的历程,是学校经验、教训、智慧等各方面的积淀,是一本生动的教科书,是学校传统精神的映射和风格特色的集中体现,是一所学校“自我反省”并寻求新的超越和发展的重要依据,它记载着一所学校的生命“密码”。
自从有了学校形式存在,学校史志便是最基础、最原本、最草根的保存学校事迹与精神的方式,稷下学宫、白鹿洞书院、石室学校都是以一个学校的形式将某种教育理念、精神、文化、智慧凝聚并记录下来。但是历史上更多的学校密码丢失了,教育精神财富没有传承下来,关键原因是缺乏对当事人物和事件的现场记载和保存,学校史志工作的重要性即在于此。
4.“返本”的目的就是找到并正确解读“密码”
“本”的基本内涵:一是指具有独特教育价值追求,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办学理念;二是具有与当时当地社会环境相符合,并得到师生广泛认同并遵循的人性化管理模式;三是积极而又切实有效的教育教学方法;四是在长期办学实践基础上形成的特色鲜明、相对稳定的学校文化传统。
历史名校不仅为社会培育了数以万计的优秀学子,而且经过长期的历史文化沉淀形成并拥有了一笔极为宝贵的精神文化财富,能否对它们准确地加以解读是能否“返本”的关键,也是能否“开新”的前提。
从哲学角度理解,学校的本是“一”,但它是多元的“一”,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解读,这属正常现象,但不能因此而否定其“一”的本性。
现实中,众多的学校不是历史名校,是不是就无法开展这样的工作呢?非历史名校可以借用别人的本开自己的新。
5.学会在新的情景下使用好“密码”是开新的关键
与本是“一”相对应,学校的“新”是“多”,不同的人可以开出各不相同的“新”。
学校的特色可理解为学校的文化性格,它既有确定的内容,又具有相对性。在特定的时间、特定学校和特定的外部环境中,一所学校的特色是鲜明的、具体的。随着时间和外部环境的发展变化,任何一所学校都要自觉与时俱进,在原有的历史文化积淀基础上进行新的生成,以保持其文化生命旺盛的活力。
校史本身承载的丰富确凿的史料、规律和真理,会不断启人新知,生成的某种“精神”和“理想”。善于“反省”和“超越”的人才会在建设和发展过程中不断开辟新征程。
正因为环境和条件各不相同,在同一时期不同学校的特色因该是不相同的,这本身是对工业化基础上形成的国语统一的学校管理模式的挑战。
6.丢失或不能读懂或不会使用密码是学校发展中断的内在原因
学校发展中断的外在原因可能是多样的,内在原因却是相同的。校史追溯的混乱是学校密码丢失的典型表现,很多学校找不到自己的根在哪儿,找不到祖坟乱烧香的情况比比皆是。
1976年以前,由于政治原因一些学校人为割断历史,只字不提1949年前的校史,这是对前人的不尊重和对历史的否认;现在不少人人为地拉长自己学校的历史,这两种情况都会导致学校发展密码的错乱和丢失。
不少学校以是否有名、是否有利或是否能回避什么来确认自己的历史,不遵循“整体继承性原则”,从而抛弃了自己的主脉。还有一些学校借助个别因素追溯自身历史,甚至得到社会上部分机构和人的认可,这也会导致对自己学校历史密码的误读。
校史教育应是整个学校教育的有机组成,是育人工作的起点,学校的历史和传统精神、学术文化氛围和杰出校友都将对一代代学子产生终身铭记的不可估量的影响,校史教育的连续性是保证学校密码不丢失的重要措施。
7.校长要成为精通本校历史并善于充分发挥其办学效能的教育家
依据以人为本的原则,以满足学生的成长和发展需求作为学校的中心任务,实现教育家办学,就必须要求校长起码对本校的历史了如指掌。并在此基础上掌握一些基本的能力:
要善于在既有历史基础上形成全校师生乃至校友的凝聚力、向心力。
要善于从本校实际出发,吸取历史经验教训,抚今追昔、兴利除弊、与时俱进,发扬优良校风、学风和优势特色,提升教学、科研和整体办学水平。
要善于将本校的办学传统、文化氛围、大师风采、校友事迹,构筑成师生的精神家园,从而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激发在校学生的学习热情,影响学生的发展,使学生形成学校和社会期望的优良品质。
要善于发挥校友的沟通与交流作用,让学校插上翅膀,在社会上社会四通八达。
要经常结合校史思考现实热点和难点问题,如学校发展定位、战略规划、管理改革、学科建设等一系列重要问题,找到适合本校历史和现实的个性化结论。
8.在学校发展历史基础上构建学校的社会发展共同体。
校史是学校与校友及社会各界沟通与交流的网络。有一段历史的学校,不同历史时期的师生、校友便可组成一个共同体,通过这个共同体发挥教育教学作用往往可以超越学校空间和师生在校时间。学校的“旧事”、教师录或同学录,可唤起校友的美好回忆,本身是一所学校的教育和发展资源,需要不断牵线搭桥,才能促进学校与社会各界之间的交流,加强与学校相关的社会对学校的了解和联系。凝聚校友的力量办好学校,这股力量可转化为学校发展强大的动力。
四、“返本开新”策略与校史研究
学校实现“返本开新”必须有扎实的校史研究作为依据,校史是每所学校的宝贵精神财富和文化教育资源。虽然校史的研究方式是追溯过去,但其立足点是指向现在与未来,是对校史“选择”后“重构”学校未来的起点。
这次我们设立了《中国学校优良传统与学校发展研究》,作为中国地方教育史志研究会学校史志分会今后若干年的主要工作。其基本思路如下:
(一)研究原则
各校要依据自身的情况,依据有利于学生成长,有利于教师发展,有利于学校发展与提升教育质量,有利于整个教育的发展的基本原则,开展校史研究。
研究工作是为了更好地保存、整理、发掘、利用好校史这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和文化教育资源,为当今学校优良传统的传承与创新服务,为提升学校品质、建设学校品牌服务。这里涉及到校史研究到底是求真,还是求用的问题,求真是基础,求用是目标,两者要兼顾。要明确反对一些学校仅仅到校庆之际才来做校史的功利求用方式做校史,或仅仅取校史的宣传功用。历史可以为现实服务,但不能因为现实需要而“改造”历史。
(二)定位及目标
现在定位为中国地方教育史志研究会“十一五”规划课题,如有可能再进一步申报相关课题。我们明确将校史纳入学术研究的范围,作为正式科研课题来操作。
事实上,不同人对校史研究有不同的定位,有的学校仅仅把它当成宣传工作的一部分,或当成行政工作的一部分,当成校庆工作的一部分,临到学校较为隆重的校庆时,才会有人注重到校史,这些都过于狭隘。尽管校史重要,但还很少有人专门研究,一般也不会设立这样的科研项目,教育史领域学者也较少关注校史。校史体制无保证,意义不明确,写作水准难以保证是现实问题。很多高校设有校史办公室,性质还是行政机构,并非科研机构,办公人员专业素养也大多不高。校史作者应该是学有专长的不同学科学者的“集团军”,而非临时拼凑的“游击队”。
校史要突出学校的特色,包括学校的办学精神、理念、悠久传统、教育教学方面的有效措施和成功做法,学校的教师和教师群体,学生、校风、学风,从各方面突出学校的办学特色,这是最基本的最重要的要求。这次在课题方案中对总课题和子课题度提出了明确的研究目标,希望有越来越多的学校写出有“灵魂”的校史,有生命的校史。
(三)课题研究要求
具体的课题如何做,在《课题方案》中写得比较明确具体,这里提几点要求:
一要遵守一般研究工作的要求。
二要要遵循史学原则。必须尊重史实,言必有据,一切判断都建立在可信的资料基础上。校史是学校的一项基础性、经常性、长期性的工作,应获取尽可能多、尽可能全的资料、实物,严格整理、分类、编目,去伪存真、去粗取精,以获得最真实、最有用的资源。立论要有史实为依据,访谈要有旁证,在拥有丰富确凿的史料和运用严谨科学的方法的基础上,才能梳理轨迹、提炼思想、总结规律、发现真理、领会“精神”和“理念”,得出可靠的结论。
三要准确把握学校个性。不少学校的校史类似表功行赏录或表扬稿、千篇一律、写法雷同、泛泛表述多、具体个性少,尤其是学校的办学特色和思想理念没有得到应有的体现,学校的精神风骨没有体现出来,事实上成了没有“灵魂”的校史,没有生命的校史。应当认真分析学校历史的独特性,分析学校发展中的问题,使研究有自己的特色。
四要精心组织协调。校史涉及时间跨度大、人员多、头绪复杂,需要统筹规划,精心组织,整合学校各机关及科研机构的研究力量,要吸引一大批专业学者来参加。
这次校史课题工作是顺应时代潮流,逐步让校史走上专业化、规范化的道路的尝试。让我们共同探索,必将有新的发现和收获。
(本文为作者在中国地方教育史志研究会学校史志分会成立大会暨学校发展研讨会上的讲稿)
【文章出处】《教育史研究》2008年第4期